掌上中药材

客服电话:4001184567

总访问量:9826715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张伯礼

   2024-01-15 360百科265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医内科专家。1948年2月26日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河北省宁晋县人。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内科教授 。

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主持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主持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提出益肾化浊法,治疗VD 360例,显效率39.3%;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调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研究,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中药组分配伍研制现代方剂的新模式及配伍优选设计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子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20项。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主要经历

1948年2月26日,张伯礼出生于天津市南开区。

1982年7月,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

1982年9月—1992年7月,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室主任。

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2年7月—1999年12月,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9年12月—2002年8月,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2002年8月—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患者。

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2007年6月,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12月—2018年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2020年2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中医院。

2021年5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2022年2月2日,担任北京冬奥会第一百二十五棒火炬手。

2022年2月,加盟新华网高端纪实访谈栏目《大国榜样·两会特别策划》。

2022年4月,担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上海工作组中医专家组组长,负责指导中医药诊疗和救治工作。

个人成就


科研成就

1、科研综述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自1999年开展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21世纪初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促进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提升,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

2、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主编专著20余部。

2016年 中药药效研究方法 主编陈奇、张伯礼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 主编任德权、张伯礼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 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理论与实践——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主编张伯礼、王永炎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 复方丹参方的现代研究——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理论与实践 主编张伯礼、高秀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津沽中医名家学术要略 主编张伯礼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 中医脑病学 主编王永炎、张伯礼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中药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主编张伯礼、翁维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中医内科学(案例版) 主编陈湘君、张伯礼 科学出版社

3、承担项目

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

张伯礼主持的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连续三次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支持。

2012年—2016年、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1年—2014年、中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模式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2008年—2010年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2008年—2010年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2005年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4、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

2020年 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与创新中药宣肺败毒颗粒研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年 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糸创研及其产业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3年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1年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1年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6年 方剂组分配伍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6年 天津市SARS患者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和健康随访与干预试验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5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 SARS中医证候学及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5年 中风病急性期辩证论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与评价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4年 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3年 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2年 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2年 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1年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0年 清脑益智方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脑脊液药理学建立及应用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0年 脑神经细胞损伤机理探讨及中药的保护作用研究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9年 血沉曲线检测方法及仪器研制 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9年 中医中风病危险因素及证候调查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9年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关木通肾毒性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5年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szycpt.com/master/show.php?itemid=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常见问题

VIP服务

关于我们

服务热线:

4001184567

周一至周五
09:00 - 17:30

扫一扫微信客服     微信小程序

@掌上中药材  粤ICP备2024168455号-1  公网安备40011845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