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滋补中药材市场也火热起来。不少市民发现,现在阿胶、党参、北芪等中药材的价格较以前贵了不少。不过,与中药材价格扶摇直上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我国中药材资源日渐枯竭、原材料质量逐年下降、假劣药材横行等现象充斥市场。专家表示,中医与中药材相辅相成,要增强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亟须统一、科学、高质量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
中药材价格涨势迅猛
阿胶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范围广泛,是国内市场的紧缺畅销品种。过去十年间,阿胶价格猛涨引起业界密切关注,以阿胶行业的龙头东阿阿胶为参考,自2006年以来,东阿阿胶提价次数超过10次,10年时间,其终端零售价已从50元/斤涨至目前的超过2000元/斤,累计涨幅约40倍。
不仅仅是阿胶,其他中药材的价格也涨幅不少。日前,朝阳区一家药店销售人员介绍:近期很多中药材价格确实上涨厉害,比如党参上个月卖40多元,这个月就卖到了50元/千克。近两个月,百合上涨10元左右,现在98元/千克,涨幅约15%;羌活上涨50元,现在342元/千克,涨幅约为18%。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公开表示,中药材的价格,过去一直偏低,尽管在农产品里面,其他农产品的价格在上涨,中药材的价格始终没有调整。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药农种植药材的积极性。此外,没有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会使得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适当调整中药材的价格,这是必须的,也是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药材质量下降令人愁
与中药材价格扶摇直上相反的是,近年来,由于地域不同、环节众多等问题,中药材药品质量不尽相同,安全隐患问题日益突出。
王国强表示,现在中药材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野生中药材减少,渐渐变成家种。而家种则存在农药化肥多、土壤污染、种植周期长、采集时间违背科学规律等问题,后果是药材的药效降低,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中药材领域还没有形成一家品牌,掺假、掺杂、染色、熏硫、重金属、农残等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每个中药人。比如党参和黄芪,一些农民和企业用硫磺熏蒸,既可增白使卖相好看,还能压秤;但药材受到污染、药效降低,还可能引起副作用。